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编辑流程规范
引言
1 为完善学报编辑工作环节,保证学报按工作流程有序制作,不断提高学报质量,特制定本规范。
2 编辑工作流程是学报制作的主题工程,本规范仅就编辑工作而言。
3 本规范适用于我校社科版和自科版学报。
1 组稿
1.1 组稿是获得稿件的主要途径,是实现编辑思想和选题计划的必要步骤,是建立和发展作者群的有效做法,是保证学报质量的重要环节。所以必须抓好组稿工作。
1.2 了解作者在研课题情况,了解学科前沿研究动态,制定选题计划,并重点组织好各学科相对固定栏目下的每期稿件。
1.3 根据选题计划,对于开辟专题研究的栏目,要精心组织,集中优势,作多角度、全方位的探讨。
1.4 在保证学术质量的前提下,组稿应着意突出学科特色、信息特色、地方特色和现实性、应用性、时代性。
1.5来稿统一登记,建立来稿登记簿。
2 审稿
2.1 审稿即对稿件进行整体的把握并作出准确的评判,它是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。
2.2 对于一切来稿必须坚持以质取舍的平等性原则。
2.3 严格把好“政治关”、“学术关”、“文字关”。对观点新、信息新、角度新、 资料新、方法新等具有新意的文章,对现实问题有深入研究并具有开拓性、探索性和导向性的文章,应优先考虑采用。
2.4 本刊实行“四审制”:责编初审,专家评审,编辑部复审,主编终审。专家评审由责编负责送达。专家评审必须写出对稿件的具体评价意见。责编、编辑部和主编亦必须在稿件单上写出对稿件的处理意见,并分别签字以示负责。
3 编稿
3.1 编稿是编辑“六艺”中重要一艺,也是责编的基本工作,最能体现编辑劳动的创造性。一般应包括内容编稿和形式编稿两个方面,从文字上又分为中文编辑和英文编辑。
3.2 内容编稿:责编必须在不改变原稿观点、面貌和风格的前提下,凭借自己的知识优势和职业所特有的观察视觉,对原稿内容,包括观点、立意、文字表述、逻辑结构等进行加工润色,做到改错删芜,全其观点,美其风格。
3.3 形式编稿:“撰稿、编辑规范是最优劳动程序和最优传递方式的总结和表述。” 责编必须严格按照本刊编排规范进行编务加工,对决定刊发的每一篇稿件的文字、 标点符号、数字使用、名称使用、法定计量和编排技术等都必须按国际标准、国家标准和本刊编排规范进行统一。
3.4 英文编辑负责社科版和自科版的英文摘要、图表、关键词等的编辑、审核工作。
4 汇稿
4.1 汇稿既是汇集各责编所负责编辑的有关学科的稿件,又是对拟刊用的稿件从内容、质量和篇幅上进行总体把握的重要一环。
4.2 责编在汇稿时应将当期拟发栏目的构想、稿件的作者、字数、基本内容,以及每一篇文章的学术评估(创作背景、选题价值、新意所在、优劣之处等)作概括性汇报。
4.3 必须坚持对学科栏目负责和对整个学报负责的一致性原则,以求得学报更好的社会效果,发挥学报整体效应。
4.4 坚持汇稿制度,每期上报稿件时召开汇稿会,以便协调工作,集思广益,发挥群体优势。
5 发稿
5.1 按规定时间发稿。所发排之稿件必须符合“齐、清、定”的要求。
5.2 认真做好发稿记录。
5.3 稿件发排后即通知作者。
6 校稿
6.1 校对工作是学报整个制作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,经过这一环节后,学报质量将告定型。因此,决不可掉以轻心。
6.2 校对是一门专业,是一门学问。校对工作需要一些特定的能力和素质。校对者必须努力使自己具有严谨的态度,精细的作风,超人的耐心,敏锐的目光,熟练的经验,相当的学识修养和厚实的文字功夫。
6.3 根据本刊实际情况,校对工作由责编兼任,请作者予以协助。
6.4 坚持“五校制”(责编一、二、三校和付印样对红、刊物业务负责人终校),并按照各校次的重点和任务校对。
6.5 对于版面的内容及其形式务必按编排规范化的要求进行认真、仔细的校对。
6.6 熟悉并准确、规范使用各种校对符号。
6.7 坚持“无误排,错字率不超过全刊总字数的1/10000”的学报一级指标要求,不断提高校对质量。
6.8 注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学报常见差错及其特点,分析差错原因,揭示校对工作的规律性。
7 统编
7.1 “统编”即执行编辑。职责主要是负责编务事宜。
7.2 统编须按照工作规律和工作流程,妥善安排好校对周期,及时收发校样。从发稿至完成排、校、印一般为30天左右。
7.3 统编须熟悉编排规范,切实起到检查、补漏、统一、协调的作用。
7.4 每期学报出版后,统编须将原稿及其审稿单,按目录次序整理、包装,以便存档。
8 反馈信息
8.1 学报是一种生产传播科学技术信息的载体。学报信息反馈是指每期学报文献信息以期刊形式出版发行后,所产生的社会反响与效益。这是学报办刊目标与质量的体现,是检测编辑创造性劳动和编辑工作成效的参数之一,更是为学报新的学术信息生产提供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。编辑应予以了解、掌握,以便及时调控编辑活动,改进编辑工作。
8.2 编辑应具备强烈的信息意识,经常通过读者群、作者群、社会反响与效益信息物等多种信息源获取反馈信息。信息反馈工作应贯穿于整个编辑工作过程之中。